京哈高速改扩建完成!220公里大变样!客货车道终于分开了!
这事儿吧,要是放在三年前说出来,大伙八成会笑你:辽宁修条高速?
能修几车道?
结果人家啪的一声,直接双向十车道给你摊地上了。
还不是那种画大饼的十,而是实打实能跑车、带货、干大事的那种十。
你不信?
那就问问那些常年跑沈山段的司机从绥中到盘锦,曾经那叫一个堵。
尤其节假日,活像一锅捞不动的火锅底料,车子挤车子,方向盘都得侧着打。
可现在,真不一样了。
先不说路面拓了几米,那0.5米的实线分隔带一立,直接把混道乱窜的历史拦腰砍断。
一边客车,一边货车,谁也别来抢道。
就这,简直比好多婚姻都分得清楚。
别看只有半米宽,心理上的震慑力得有三米八。
以前那种货车左转右并,把小轿车压得像煎饼一样趴在路上的事儿,少了不是司机们突然懂礼貌了,是摄像头动真格了。
你越一次线,扣一次分,罚一次款,消息直接弹到手机上,连你媳妇都比这反应慢。
他们说这只是客货分离的雏形?
哈,那这雏形都能飞起来了。
标识、标线、紧急车道,连车道编号都带着逻辑不光让老司机顺畅,还让路怒症都得歇口气。
不过说实话,东北为啥这么拼?
就这条路,220公里不到,硬是配了双向十车道,沿着葫芦岛、锦州、盘锦一路拓出去。
它要的不是眼前通畅,而是未来好混。
这你还真别笑。
东北老铁们熬了多少年没法快进快出,眼看着长三角、珠三角在那边坐着高铁谈订单,东北只能拿宽马路说事儿。
现在好了,马路真宽了,关键是通了心气儿。
我朋友有天从锦州开回山海关,打来电话第一句话就是:兄弟,我车都快开出高铁的自信了。
这就是差别以前是怕被货车撞,现在是怕自己不敢飙。
但也不是没影子。
你这制度再好,遇上那种我不服的司机,怎么管?
硬闯分隔带、横跨道、随意变线,理论上都不准,可你摄像头、标识牌也架不住油门一轰、方向一打的狠人啊。
不过这回有关部门也没手软,据说有段时间连续一周抓了上百起乱道行为,消息一出,全网鼓掌。
终于有人管了、这个必须推广全国评论区的情绪,跟抢演唱会门票似的,热烈得不得了。
东北要出山,靠的不只是怀旧综艺和铁锅炖。
你修不出能让卡车直通南方的路,就别指望商品能顺着价格爬上全国。
沈山段这一改,是动了根子。
而且你以为这事就完了?
没呢,九月底还有沈白高铁要通,东北公铁双线起飞。
别的不说,这两条线一接,辽宁基本可以打包和世界说句话:兄弟,我通了。
我看这事也不是说修条路那么简单。
这背后是一整套规矩、系统、习惯的再训练。
开车这事儿,看着是方向盘和油门,骨子里全是规则、心态和忍耐力。
能不能按线开,能不能接受新规矩,才是真正的分水岭。
说句难听的:你高速修得再宽,分得再细,要是人心不变,道就是白画。
当然啦,真要说全国推广客货分离?
我觉得可以,不但要推,还得加码,连服务区都给分了,一边拉货喝茶,一边自驾撸串,互不打扰,彼此成全。
至于未来会不会有更多分道管理的模式出现,嘿,这事还真别说死。
你看这两年新能车、智能驾驶、车路协同都在往前冲,说不定哪天,连人和车都分道走了。
现在就差最后一个了:
如果你下一次开长途,前面那台货车再也不挡你道了,你是不是反而会有点不适应?
还是说,你早就等这一天等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