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退守台湾之前,谁在管理台湾,为何老蒋一去他就主动让位?
蒋介石退守台湾之前,谁在管理台湾,为何老蒋一去他就主动让位?
从一九四九年起,大陆的局势已十分明朗,蒋介石所能存活的空间不多了。但他在撤军的过程中,却还在谋划着反攻的大计。
最终,蒋介石带着不甘的心情逃去了宝岛,其实当时他还有几个筹备地点。
最令人不解的是,在1949年之前,蒋介石就派了一名心腹提前去台湾部署,后来国民党退败到台湾后,蒋介石又主动退居幕后,把位置让给了这个心腹,此人是谁?
一 蒋家王朝的落寞
1949年的春天开始,随着几大战役的陆续打响,蒋介石突然觉得自己可能再也不能住到总统府中了。所以在下达了“抵抗到底”的政策后,就麻利地逃向了台湾。
这个时候的台湾已经是歌舞升平,俨然一副井然有序的气象。此时略有不甘的蒋介石还是安心地住了下来,打算东山再起。
其实在此之前,蒋介石与宋美龄商量的时候是打算外逃国外,然后寻得庇护再杀回来。宋美龄无心再战,就思索瑞士的风景好,想长期定居。
但是蒋介石的野心却不允许自己这样做,他的根在大陆,所以还是心心念念想着要反攻。而这个时候,他的心腹就推荐了中国西南、海南与台湾这三个地方,成了蒋介石逃难的备选地区。
一开始很多人建议蒋介石去西南,因为当时他与共产党谈判破裂,我们压根就不同意划江而治,指定要统一整个大陆。所以就有幕僚决定将西南处当成蒋介石东山再起的落脚点,国民党表示不要划江而治,我先退居此地再说。
作为祖国的大后方,西南地区的重庆就是蒋介石曾经待过的地方。那片区域发展得还不错,而且地势崎岖,易守难攻。蒋介石就想等时机成熟再反攻,可能有着先天的优势。
但从地理位置来说,解放军是不可能在内陆上允许另一种政权的存在。而且西南角离中央太近,有极大的可能随时被攻陷。所以这个提案被国民党否决了。
而海南岛与大陆隔着琼州海峡,虽说可以当成一个有效的天然屏障来抵御解放军的追击。但是海南岛虽然与大陆之间有海峡相隔,如果大陆真攻过来,此段海峡可能过浅。
再者,解放军完全可以南下,然后包抄围岛,这样一来,被包围的海南势必支撑不了多久,说不定比西南还不好守。
所以蒋介石在幕僚的分析下还是选择了台湾岛作为自己最后的落脚点。当时蒋介石还在犹豫中,但浙江大学的教授张其昀与之商谈了很久,这才使蒋介石下定决心逃去了台湾岛。
因为台湾海峡的距离比较远,海域非常宽广。当时的解放军的空军、海军没有任何优势能追击到台湾去,所以这就是当时蒋介石去台湾的最重要的原因。
而且台湾岛适合动植物的生长,所以物产相对丰富,农作物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就算空手而去,也不至于有人饿死。
而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湾岛位于太平洋西航道,是美国在亚太地区部署军事防线的重要地区。退到这里的话,也有利于向美国有所求助。所以当时的台湾岛就是蒋介石最后的救命稻草。
二 守岛的初代掌权人陈仪
早在1945年日本投降之时,国民党就收回了日本对台湾的统治。当时蒋介石派了与自己颇有交情的陈仪前去管理台湾。
当时的陈仪是军事委员会委员、二十五集团军总司令,他可是一个标准的军人。蒋介石知道陈仪的行事作风,就大胆地将管理台湾的重任交给了他。
但自从日本人走后,台湾岛被奴役了太久,不少亲日分子已经习惯了日本统治下的生活。而国民党一来,那种独裁与专制又让台湾的民众喘不过来气,也十分地不适应。
国民党可是经历过抗战的,对日本人有着不共戴天之仇。可是台湾在当时相当于日本的殖民地,所以岛内的文化又是一番天地。
起初陈仪带着部队去台湾的生活双方的相处并不融洽,再加上二战刚过,日本在亚太地区的经济突然失衡,导致整个台湾通货膨胀得厉害,岛内居民可以说过得相当吃力。
双方的不理解造成了不少次的军民冲突,随着矛盾的不断激化,国民党与原住民之间的矛盾是愈演愈烈。最终在1947年,很多受到煽动的当地民众群起而攻之,还将岛内的很多政府机关占领,发生了“二二八事件”。
这个时候的陈仪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去南京搬救兵。结果蒋介石大怒,把陈仪撤职处理,在进行解放战争的时候抽出一部分兵力去台湾镇压起义民众。
三 老好人魏道明
蒋介石看着台湾民众抵触国民党的统治,就直接把台湾行政区撤销,改成台湾省政府,将魏道明给派了出去。
魏道明一直致力于立法,他曾经是解放前南京市市长,并不是一介武夫。所以在政治和经济上的造诣比陈仪要高得多。
他一到台湾就致力于对民生问题的解决,想办法提高岛内的生活水平。刚到台湾的魏道明就颁布了禁枪令,将民间的各种枪支弹药,包括打猎的步枪都收缴干净。
而且他不断地维持着大陆与宝岛之间的联系,三令五申地进行爱国演讲,表示台湾从始至终都属于中国。可以说这种潜移默化之下,就将不少亲日分子的敌对思想又淡化了不少。
可以说他在台湾治理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逐渐让原住民渐渐回到了正轨,经济发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后来在1948年,魏道明辞职去了美国生活。他在离开台湾的时候,不少民众是念念不忘,对魏道明的评价是相当高。
四 忠心耿耿的陈诚
在魏道明辞职后,时间就来到了1948年的年底。当时国内的形势让蒋介石头疼不已。所以他派蒋经国去了台湾。
但蒋经国的资历尚浅,蒋介石也害怕他镇不住宝岛原住民,就将自己的心腹陈诚派过去维持岛内的稳定。
其实当时的陈诚是国民党一级上将,当年在解放战争中失利,让好一帮觊觎他地位的下级军官排挤。要将“罪过最大”的陈诚投入军事法庭。
结果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蒋介石就劝他去台湾养病。其实这一方面是平息了众怒,另一方面是想让陈诚为自己铺好后路。
后来蒋介石给了陈诚台湾政府主席兼任警备总司令的身份,让他在岛内将一切后患给清除。就这样,还带着战伤的陈诚就接过魏道明的担子,管理起台湾岛来。
后来在1949年3月,蒋介石见大陆再无希望就开始着手准备国军的搬迁计划,后来又过了2个月,蒋介石坐飞机抵达高雄,开始了自己对台湾的统治。
陈诚见到正主归来就很明白事理地退居了二线,毕竟自己是什么身份还是心里有数的。干得再好也是为蒋氏父子打工。
尽管陈诚的声望盖过了任何一届政府主席,很多民众甚至国民党内部人士也都觉得陈诚要比蒋经国更加适合领导台湾,但是聪明的陈诚还是要躲到幕后。
久经官场的陈诚哪里不懂功高盖主的道理,所以为了防止蒋氏父子的猜忌和迫害,在蒋介石来岛不久,就去了行政管理院当了院长。
就此,中国大陆换新颜。新中国的诞生让世界的目光投向了亚洲,而蒋介石就在台湾度过了自己的晚年。
#瞭望中国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