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1月12日,俺和新兵战友们登上了闷罐车,随着汽笛一声长鸣,车轮缓缓往前滚动,大家谁也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

门卫老杨喝了口瓶装水,慢条斯理地和我讲起来自己的过往。

俺家在三门峡市区,家里弟兄三个,俺是老二,父母都在行政机关工作。别以为父母单位好,那时候的人都爱进工厂,工资好福利待遇好,像这样热的夏天,早就开始发白糖、绿豆,还有冰糕票了。

俺当时刚上高二,在市二中,部队来招兵,身边有几个发小和同学都报了名,看着他们穿着棉军装神气十足的样子,俺也动了当兵的心思。

父母不同意,自卫反击战刚结束,他们还是有点担心,俺就和他们闹腾,就和电视剧《父母爱情》里的情节一模一样的。俺二舅当时抽到武装部搞征兵协调工作,说当兵是光荣的事,娃想去就让他去。

新兵军装都发了,二舅找到接兵的首长说了俺的情况,算是把名报上了,赶紧政审、体检,终于登上了闷罐子列车。接兵列车好像是从兰州开过来的,到三门峡i车站好像是下午一点,在洛阳和郑州都停靠上了新兵。

有的兵问带队领导,咱这是去哪里啊?那时候保密观念都强,根本不会说,也打听不到。当时越南趁着咱们撤军,顺势占了老山和者阴山,咱国家想抓经济谋发展,再说刚教训过越南,也不想搭理他们,边境上才有了两年的平静。

俺地理学得好,在株洲兵站吃饭后,看着列车向西南方向走,猜着是不是要进广西。果然,第二天早晨睡醒,列车停在了防城县。

俺被分配到边防某团,经过训练,又到了一营三连,每天就是沿着边境线巡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