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买俄油?印度突然发现:特朗普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特朗普又抡起了他的"关税大棒",这次对准的可是老熟人印度。

刚撂下对华加征关税的狠话,转眼特朗普又惦记上地球另一端的莫迪了。

要说这美利坚的政客可真不拿印度当外人,前脚派国务卿去新德里谈战略合作,后脚就能把关税大棒举得比恒河水还高。

可这回印度不乐意了,他们明摆着告诉华盛顿:俄油咱们照买,关税您随便加!这可不像咱们熟悉的那个爱打嘴仗又爱讨价还价的印度。

明明美西方对俄油出口卡得死紧,怎么印度买油就惹得特朗普大动肝火?仔细扒拉扒拉发现门道了。

敢情莫迪政府这三年多把俄油进口量从芝麻粒儿涨成了大西瓜,每天两百万桶的买卖,愣是把俄罗斯变成自家最大的石油供应商。

要单是买油也就罢了,印度还搞起了"二道贩子"的营生,把俄油精炼加工后再往欧洲倒手,国际油价涨两成他赚三成,这买卖做的让华尔街都竖大拇指。

也难怪特朗普眼红,这哪是买油啊,分明是捡钱呢!

但要说特朗普真就为这几桶油跟印度翻脸,那也太小瞧这位商海沉浮的老江湖了。

仔细看他的威胁时间线就有意思:这边印度刚续签军购大单要买俄罗斯导弹,那边美国国会就传出要制裁的风声;这边美印自贸谈判卡在农产品补贴上僵持不下,那边关税威胁就上了台面。

原来醉翁之意不在酒,特朗普这是在玩"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把戏呢!印度人这回算是看明白了:关税大棒举得越高,白宫想敲诈的贸易筹码就越好用。

莫迪政府这回的反应可透着硬气,倒是有几分"光脚不怕穿鞋"的架势。

您看他们怎么说的,采购俄油事关国家战略安全,这面子比恒河水还金贵。

其实这话外之音谁都听得懂:今天你要我断供俄油,明天是不是要插手我买S-400导弹?后天是不是要过问克什米尔问题?

印度这些年费老大劲在美俄之间搞平衡,要是让特朗普这棍子砸下来,二十多年的外交成果全得泡汤。

新德里这回算是看准了:现在服软,将来就得当美国跟班!

要说这场博弈最妙的地方,就是明明说俄油的事,实则扯上了整个地缘政治版图。

普京现在被西方围堵得只剩半条命,印度要是突然断供俄油,等于给俄罗斯经济再捅一刀。

反过来特朗普要真对印度下狠手,等于把莫迪往中俄怀里推,这买卖特朗普算得清,但架不住中期选举压力大啊。

更耐人寻味的是欧盟的态度,明明被印度转手赚了差价,却装聋作哑当没看见,谁让欧洲现在也缺油呢?这就叫国际政治的黑色幽默。

再往根子上刨,这出大戏的关键还是在"利"字上打转。

俄罗斯给印度的折扣价,比中东油便宜两三成,精炼后转手欧洲还能再赚一成差价。

新德里的炼油厂现在接订单接到手软,全国石油产业跟着吃得满嘴流油。

这年头经济数据可比外交辞令实在,印度经济增速眼看着要破7%,莫迪舍得砍自家摇钱树?倒是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听着吓人实则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苹果手机50%的零件在印度产,波音飞机的零部件在班加罗尔组装,真要闹翻了,硅谷大佬们第一个跟白宫急眼。

照这么斗下去,最后八成还是得各退半步。

特朗普那边中期选举要讨好能源集团,印度这边明年也要邦议会选举,谁都输不起这个脸。

但要说彻底收场也没那么容易,美印积攒的贸易矛盾这些年越滚越大。

农产品市场准入、数字服务税、药品专利保护,哪个不是火药桶?俄油采购不过是导火索,点着的可是关税战这个炸药库。

眼下两国就像在孟买街头飙车的突突车司机,明知急转弯要翻车,可谁先踩刹车谁就输气势。

这场国际大戏看下来,倒是给大伙儿提了个醒:这年头国际关系早不是非黑即白,利益交织得比蜘蛛网还复杂。

印度买俄油这事,表面看是能源交易,暗地里牵扯着大国博弈、地缘政治、贸易争端好几种戏码。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抡得再响,终归要落在实利的天平上称称分量。

倒是莫迪这手"左右逢源"玩得溜,东西方都讨着便宜。

不过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哪天这平衡木踩不稳了,可就要看印度人民会不会买账了。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