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路说:抵制国足赞助商是一件悲哀的行为,这下你们满意了吧

好家伙,这事儿闹得!一个车企要给国足赞助,结果被骂得狗血淋头,最后灰溜溜地撤了。现在看着这一地鸡毛,有人高兴了吗?

比亚迪原本打算5年7500万赞助中国之队,每年1500万,主要资金支持国字号队伍的"留洋计划",把年轻球员送出国培养。这本来是件好事吧?年轻球员能出国踢球,接受更高水平的训练,对中国足球的未来有百利而无一害。

可是呢,网上突然炸了锅。7月18日,社交平台突然涌现大量"抵制国足赞助商"的言论,部分球迷认为国足成绩低迷不配获得企业支持,甚至威胁"谁赞助国足就不买谁的车"。你看看,这话说得多狠!

董路这回是真急了。他气愤地表示:"我们本可以争取更多社会力量来支持青训,支持中国足球未来的发展。但这次人为制造的所谓'抵制'国足的闹剧,让比亚迪成为了受害者,让中国足球成为了受害者!"

说实话,董路的话听着挺有道理。国足烂是烂,但你总不能把想帮忙的人也一起赶走吧?这钱又不是直接给现役国足队员发工资,而是培养年轻球员。结果现在好了,这种舆情之下,据悉双方已经暂停了合作计划。

但事情可没这么简单。董路还爆了个猛料:车企业竞争对手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利用水军煽动球盲制造"抵制国足赞助商"的舆论,用心险恶!

这就有意思了。敢情这事儿背后还有黑手在操控?董路及多位行业人士指出,此次抵制并非单纯球迷自发行为,而是有车企竞争对手雇佣水军煽动,利用公众对国足的不满情绪转移矛盾,试图通过舆论打击比亚迪品牌。

想想也是,新能源汽车这行竞争有多激烈,大家都知道。比亚迪现在风头正劲,别人眼红也正常。借着国足这个"出气筒"来搞事情,真是一箭双雕的好算盘。

但是吧,我觉得董路说得也不全对。国足战绩持续低迷(如0-1负印尼无缘世界杯、东亚杯0-3不敌韩国),导致赞助商大量流失。2018年世界杯周期尚有19家赞助商,2025年仅剩耐克、中国平安、蒙牛、怡宝4家核心赞助商。

你看,从19家掉到4家,这说明啥?说明大家对国足真的是失望透顶了。这不能全怪球迷"无脑",人家也是被伤害太多次了。

微博、抖音疯传的"国足赞助商黑名单"把蒙牛、怡宝、耐克、平安统统贴上"含国足税"标签,网友纷纷直播超市实况:冰柜门前空空如也的蒙牛货架、三折甩卖的耐克球衣。这场面,想想都觉得尴尬。

不过最新消息说,据《凰家看台》了解,双方合作计划并没有中止,但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看来事情还有转机,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

说到底,这事儿暴露出来的问题挺复杂的。一方面,国足确实让人失望,球迷的愤怒可以理解;另一方面,有些人确实在背后推波助澜,把水搅得更浑。

比亚迪的赞助对象其实不只是国足,而是包含男女足各年龄段国家队、青训培养在内的整个中国之队,把这笔赞助简化为"赞助国足"实乃故意集中火力。这就是典型的偷换概念,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然后煽风点火。

董路最后那句话:"这下你们高兴了吧",听着满满的怒火和无奈。他肯定觉得,那些抵制的人是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年轻球员的留洋机会没了,中国足球的未来更渺茫了,到头来谁也没得到好处。

但话说回来,球迷的愤怒也不是完全没道理。这些年国足花了多少钱,请了多少外教,搞了多少青训基地,结果呢?成绩还是一塌糊涂。老百姓凭啥要买单?

现在比亚迪被搞得里外不是人,国足失去了一个赞助商,年轻球员失去了留洋机会,某些车企可能在背后偷着乐。这种局面,真的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

我觉得董路的观点有一定道理,但也不能完全否定球迷的情绪。关键是要分清楚,哪些是真正的球迷意见,哪些是被人利用的声音。如果真的有黑手在后面操作,那就更应该揪出来晒晒太阳。

不管怎么说,中国足球现在确实到了最困难的时候。赞助商越来越少,球迷越来越失望,成绩越来越差。这种恶性循环什么时候能打破,真的不好说。

或许董路说得对,大家应该团结起来支持中国足球,而不是互相拆台。但前提是,国足得拿出点像样的表现来,让人看到希望才行。不然的话,再多的赞助也救不了这摊烂泥。

你们觉得呢?是应该无条件支持,还是继续抵制到底?